2023 年第一季。大叔對於與技高的互動,除了幾場與AI有關的研習外,幾乎都與「專題競賽」有關。包刮了自己學校的,已經舉辦十來年,第一次擔任書審評審的「商管專題競賽」,某醫學大學舉辦的高中創意創業專題競賽書審評審,以及大家最為關注的,商業與管理群專題實作競賽複賽的書審與口頭問答。群科專題競賽小論文組,今年已經將電腦應用類合併。另也支援了創意組口頭問答。既然短時間累積了一些心得與觀察,就與大家分享。
大叔在幾個場合都說過,競賽,對於我們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也是成長很好的歷程與試煉。透過競賽,除了大家都在意的名次外,「學習如何贏」,可能更重要。不一定要贏,或不一定能贏。贏,天時地利與自己的努力,有時更有部分的運氣。但學習如何贏,只要選手想,就一定學到。
贏的兩大心法:不「踰」矩、「投」其所好。規矩在哪裡? 所好為何?以群科專題競賽來說,違反競賽規則就註定無法晉級,不管是進入口頭問答或是總決賽。
競賽規則
仔細看競賽辦法。不論競賽辦法是虛應故事,或是綱要準則,學習贏的第一步,就是「看懂並遵守規則」。如果輕忽,或是看懂,但取巧,或是因應特定目的試圖挑戰競賽辦法所列的底線,那麼,風險就要學習自己承擔。
如醫學大學所舉辦的創意創業競賽,光看競賽名稱,就知道是以「創業」為主要訴求。另看評分標準,如商品化、商業化的可行性,便是重點。如果努力寫了一篇與社會運動有關的高水平專題,或是強調在資訊科技,或強調在設計理念的頂尖作品,投到這個競賽,那以大叔的標準,可能比不過,紮實地去思考,以養生為訴求行動餐車,針對目標市場大學周邊客戶,的創業可行性,分析與挑戰。投錯,還沒論好壞,就可能被移到沒競爭力的區域了。
或如,在商管群創意組的競賽中(應該是說,不論哪一群科的標準大致相同),他的評分標準,於口頭問答中,商品化可行性就佔了25%。在能夠進入口頭問答的隊伍水平就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如果從書面資料到口頭報告都沒提到「商品化可行性」,或是從一開始進行專題製作時,只強調於創意,或是某一公共造產或是強調地方創生為主,沒考慮到商品化,即便是個好的作品,也是「沒比就輸一半」。
競賽目的與一稿多投
各校或是群科主辦競賽的目的不同。有些大學舉辦專題競賽,是為了提高在技高的知名度或是執行某些如高教深耕的計畫。目的或是延伸的效用不同,競賽辦法或是執行力度就不會相同。以群科專題來說,這個競賽是極少數具備有可以在四技二專甄審入學中直接加分的專題競賽,也是針對技高由官方所舉辦最具代表性的全國賽,指導老師與學生最投入,且競爭強度最高的專題競賽,那麼不論是主辦或是評審,必須更審慎與客觀的維持競賽公平性就是必然。
今年,在群科專題競賽中,不論在專題組或是創意組的確有少數水平不錯但因為有疑似「一稿多投」的現象而被割愛。也許我們會有疑問,學生努力超過半年,甚至一兩年的作品,難道不可以到各校去參加專題競賽,經由競賽過程找到自己的缺點加以改進,並增加自己的表達能力,最後勇闖群科專題競賽嗎?
在理念上,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模式,以戰養戰,培養學生的團隊能力。絕大多數的大學所主辦的專題競賽,都不會考慮這個作品是否有一搞多投的疑慮。但群科中心專題競賽的辦法中就有明定,參賽作品不得為曾經參加過國際或是國內,足以作為甄審入學加分的競賽。另,如果有參加過(或進行中)的競賽,都必須寫「參賽歷程說明書」。
個資問題與公平性
歷年來,每一年都有因為個資影響競賽公平而居於劣勢的好作品。大叔在不同場合,都不斷的強調,務必注意於內文、附錄、照片、說明,程式、網頁、與外界互動的文件(如證書)、實作作品,甚至是口頭問答的服裝中,出現有參賽隊伍有關的訊息(簡稱個資),包括學校名稱、校長、指導老師與參賽同學的姓名。這其中以「問卷」最容易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同學們在問卷的設計上,一開始的問卷說明中,為取信於受試者,都會載明自己是OO校OO科....。但這些訊息於參加群科中心專題競賽時,請務必檢查並排除。
今年在專題組的參賽隊伍中,至少有超過10%的隊伍,因個資問題而沒能進入口頭問答。當然,我們也可能會在最後群科公布於網站上的得獎作品中,發現有個資問題,只能說評審一時未察,這就是運氣的成分。但把自己的成果寄託於評審的不察,顯然不是贏得競賽的方法。
疑似抄襲與AI撰寫
今年一是抄襲的個案少了很多。至少都有按照競賽規定「引用參考資料(單一書籍、期刊、報紙等)之原文字數須在 40 字以內)」。但還是有同學,在內文中過過多直接複製貼上網頁的文章內容。也許你會問,評審們有用論文比對系統來比對嗎? 更多時候,大叔是看前後文的文章風格,與特定詞彙用法。尤其同學們喜歡直接複製貼上網路文章,這些華文的文章很多時候是大陸方面產出,如數位行銷寫成數字營銷,這大概率是複製。
如果參賽隊伍的實力不強,本來就不會進入口頭問答階段或是總決賽。但反之,如果有進入口頭問答,評審們就會以更嚴格的標準來看待。甚至有必要也可能使用如快刀等比對系統來進行檢索。
那有老師會問,學生如果使用如AI中ChatGPT所得到的答案來放到專題中,評審們是否會察覺。初步的定義,ChatGPT所產生的資料也是屬於網路來源,只是我們並不容易去以「引注資料」的角度來看待,因為根本不知道這個提供的答案的學習根據是何處。但你怎知大叔沒有工具可以去分析,某些資料是否來自於ChatGPT呢? 事實上大叔在AI的研習中,已經給予參與研習的老師,至少兩個以上的工具可以做初步的判斷。
但是,如果一篇文章的論述(文筆)、邏輯、宏觀、引用技術或工具,超越一般正常技高的評審,那麼不能說一定是代筆或是抄襲,或是AI產生,但肯定會引起評審的高度專注,進而會驗證專題的「代勞」成分。不說是否是AI,例如,技高學生運用了假設檢定中的「成對樣本t檢定」,就肯定會引起評審的關注。或如,作品超過學生程度甚多,疑似是擔任行政的技高老師,把自己撰寫申請的優質化計畫,或是參加局端競賽的作品,給學生當專題,這都必然會引起評審關注。
選題與專題價值
在評審只有有限時間必須汰除相對沒有競爭力的作品,「題目」,是讓評審第一眼可能就高下立判的關鍵之一。就群科專題的觀察,今年的有競爭力的作品,部分作品試圖的與SDGs、ESG沾上邊,不論專題組或是創意組,環保、剩食、食物銀行、低碳、地方創生與保存傳統文化等議題,佔據了最後進入總決賽的版面。倒是可能因為時間關係,沒有組別探討2023年年初以後風行的生成式AI。也許明年度的專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探究AI對於技高或是職場的影響。
題目重要性背後反映的是「專題的價值」,而非技術或是各種琳瑯滿目的實作作品。也就是,運用AI、互聯網等高端技術、產生許多看似強大的多媒體作品(如影片、網站或是貼圖),如果沒有連結專題的問題,也就是製作專題的動機,或是說痛點,那麼,專題的整體價值必然相對較低。
專題價值是什麼? 就是問題解決的過程與效果。當然,專題所羅列的問題是否是假議題,是個關鍵。同樣使用Teachable Machine,在前幾年疫情嚴峻時,用來解決學校學生是否有完整戴好口罩,產生的防疫價值,就會比辨識麵包,稍微強一些。即便以Teachable Machine,當所有的組別都用來辨識圖像,如果有組別專攻於聲音,並應用到能夠產生價值的問題上,那麼自然也會吸引評審注意。
尤其在AI世代,AI可以很快取代你的事務性工作,但比較難取代人類「解決問題的思維與過程」。因此,思考問題解決的方法,以及執行後的成效,會是群科專題競賽的重點之一。那麼,什麼是專題實作執行的成效? 例如,如果我們的專題是為了解決隔壁早餐店經營不善的問題,那麼不論我們是用什麼分析工具、技術,或是數位行銷,能明顯看出,專題獻策前後,營業額或是任何KPI,有顯著的改變,尤其是量化上的改變,便更能夠讓評審特別關注。
此外,要呈現出專題的價值,也就是問題解決的程度,如果可以進行量化的比較,更能凸顯專題的成效。例如,在這一次群科專題的組別中,就有幾組進行數位行銷的實作,真正購買廣告,製作宣傳品,同時呈現數位行銷操作前後的差別,如增加多少粉絲、來客數、完成有效的行動呼籲。
商業分析工具
既然是商管群的專題競賽,用了包括PEST、五力、SWOT、STP與4P(5P...9P),或是4C,做為了解問題,掌握競爭,提出策略的分析工具,當然是很好的方向。但我們發現有超過一半以上的隊伍,對於這些工具的應用,有兩個主要的問題。雖然在大叔其他分享中就不斷提過,包括在商業簡報中,選手們不管是一個或是一組,都容易犯上這些毛病。
其一是個別工具的使用。最常見的是將SWOT中的優勢當成機會,劣勢當成危機;或如STP中,把目標市場當成區隔,例如,在區隔變數中直接寫上住在都會區的年輕人,接著在目標市場中又寫其他的內容。有些組別會用到商業模式分析圖(BMC),但由往往與STP中,有關目標市場是衝突的,這些都是需要更謹慎與留意。當然錯用率最高的是4C,尤其是4C中的Cost,此處並非只廠商的生產或是服務的成本,而是指消費者為了消費所包含的付出,也就是消費者成本。
另一個問題是,若在專題中,使用了兩個以上的分析工具,如用了SWOT、五力分析、STP、4P與4C,那麼在專題中的陳述順序,也就是邏輯,應該是如何?在學理上,4P與4C是行銷策略,是目的,接續就是執行這些策略。因此,4P與4C,可以說是行銷策略的結果,而STP、SWOT是分析階段,是手段,應該放前面。當然,如果專題小組是把4P或STP作為分析個案現況的工具,那麼只要說明清楚,也可以放前面。
其次,即使這些分析工具的邏輯與運用,沒有缺失,也必須回頭想一個問題,你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需要用到這些工具。最常見的誤用,會發生於,如果是針對一個產業或個體的集合進行分析,那麼是否適合用STP與4P。例如,針對「早餐店」進行次產業分析,此時硬把STP或是4P用上,恐怕不適當,因為,即便同樣在一個商圈賣早餐,大家的目標市場與定位,以至於定價,都可能不同。
當然也並非所有專題非得用上SWOT,產生SWOT策略才算有深度。例如探討電價調整政策對於教育產業的影響。此時,電力供應在台灣是獨占產業,並沒有競爭者,就未必需要用到五力或是SWOT分析,這類的競爭分析工具。
問卷
相同的邏輯,到底問卷是否一定要出現在專題中? 如同上述的分析工具,應該先確定「問卷」在這個專題所扮演的角色與價值。問卷,是一市場調查的工具,也可以說是一種研究方法,用來了解市場狀態。主要可以了解受訪者(一般是消費者)對於特定對象或是議題的消費行為,或是感受、認知。
但在專題中,常見做了問卷,卻與研究動機、目的,乃至於本文、實作,甚至與結論都無關。只做了問卷結果上的描述。甚至用了一定的篇幅去描述樣本組成,如,性別或是學歷的比例。
就問卷的應用上,也要注意推論的邏輯。例如問卷的受訪者,以高中職比例佔70%,並不代表該商品或是服務的使用者,以高中職佔多數。因為,這是專題在找受訪者,都以同學向外擴展,就是以專題的社交圈為主,當然所得到的受訪者,以高中職佔大比例。當然這就牽涉到問卷的隨機抽樣概念。但抽樣有偏誤,還把抽樣的對象當成母體來描述,可能就更不適合。
問卷在中學生網站小論文,是一個主流的研究方法,但並不代表是唯一或是非用不可的方法。如果要用,那麼也許更應該注意運用的方法、時機與推論。尤其,許多「個資」問題都發生於在「問卷」上載明了學校、班級與姓名,這更是得不償失。